烧伤感染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两岁男童被油锅烫到,父亲不作为处理烫伤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市白癜风 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bdf/

医院中,每年因烫伤、烧伤入院的病例络绎不绝。其中,3岁以内的幼儿,因为自我保护意识缺乏,加上父母防御不当,导致他们极易打翻暖壶、水杯或者热汤等危险物品,成为烫伤高发人群。

安医院,烧伤整形科副主任许研然就曾表示:

减少儿童烫伤事故,应从预防做起。另外,当孩子意外烫伤时,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,父母切忌避免这两个误区:慌忙脱掉孩子的衣服,以及用不正确的“偏方”处理。

事例一:油锅打翻,两岁男童被烫伤

离异的王女士,带着两岁的儿子住在娘家。像往常一样,孩子午睡后,外婆便带着他,骑着电动三轮车出去摆炸串摊。但是这次,老人家忘记拔下车钥匙,男孩不知何时,自己跑到电动车的坐骑上。

不幸的事情发生了。小孩突然一扭把手,车子被意外启动,而车上用来炸串的一锅热油随着失控的车子左右摇晃,最终泼到了孩子的面部和手上。医院后,医生诊断,男孩的头、面颈和右上肢,都有不同程度的烫伤。

医院,看到哭闹不止的儿子四处起泡,发红,肉血模糊的样子,一度无法控制,痛哭了起来。住院之后,王女士通知孩子的父亲前来帮忙照顾,但对方前后只来探望过两次便再未出现,医药费也不曾给过。

没有办法,王女士只能辞去工作,医院全天陪护。失去了经济来源,加上狠心的父亲置之不理,让这个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如临寒冬。更让她们备受煎熬的是,看着幼小的儿子受苦,大人却无法为他做点什么,甚至是更好点的营养餐。

“每次换药都让我们备受煎熬。本来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孩,被烫伤之后,有一次他看到自己的模样都被吓哭了。由于家庭条件差,只能委屈孩子吃些白菜、豆腐、胡萝卜这些素菜”。

事例二:火车上,8岁男童被开水烫伤

D次列车,从合肥南站开始向前驶进。乘客史女士起身去装水,回来后将装满开水的杯子放到座位小桌板上,拿下瓶盖想着凉一会再喝。儿子曹某某(8岁),在玩耍时,不小心碰倒水杯,杯内开水一倾而下,全部洒落在男孩左腿大腿上。

惊慌失措下,史女士与丈夫立马将儿子裤子脱下,结果大腿一大块皮被扯下来,男孩再一次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。本就被大面积烫伤的大腿,又因皮肤撕裂,造成二次伤害。

民警冲到事发车厢后,立即会同列车长,用干净的凉水冲洗孩子的大腿,进行紧急降温。冲了近半小时后,列车终于到达下一站。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地联系急救车,医院治疗。

许研然:冷静面对烫伤,谨记“五”步处理方法

上述例子告诉我们,为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,父母的预防和小心照看至关重要。譬如,家里的明火、油锅、开水、热汤等危险物品,大人一定要小心放好,并且让孩子尽量远离,切勿因一时疏忽,酿成悲剧,遗憾终生。

而当孩子被烫后,父母第一时间想到脱掉孩子的衣服查看伤势,本无可厚非。但如果家长不够冷静,手法粗暴,撕扯的过程就容易对烫伤表皮产生摩擦,甚至将其拉脱,造成皮肤的二次伤害。

所以,应对烫伤,家长最好要先冷静下来。除此之外,一定要避免不正当的处理方式,正如许研然医生所说:

“家长们应远离烫伤偏方的误区,像烧烫伤后立刻冰敷、涂抹酱油、醋、酒、牙膏等方法,不但不能减轻伤情,反而会继续刺激创面,变成二度,三度烧伤。一旦变成三度烧伤,则会增加感染的机会,给医生的诊治增加困难。”

如何正确处置烫伤事故,减轻烧烫伤给儿童带来的伤害,许研然医生提出了如下“五”字步骤:

★冲

孩子被烫后,皮肤温度会快速上升。此时,用流动、干净的水持续地冲洗创面0.5到1小时,降低余热造成的皮肤损伤,同时也能缓解起泡,减少烫伤的程度。

★脱

充分泡湿冷却后,用剪刀小心翼翼地除去烫伤部位的衣物,防止皮肤和衣服粘连起来。过程中要避免弄破伤口处的水泡,而如有部位已和衣服粘住,切勿直接撕扯,保留不动,医院后再进行处理。

★泡

脱去衣服后,可以让烫伤部位继续浸泡在冷水中30分钟,如此可有效减轻疼痛。倘若烫伤面积过大或天气寒冷,则不宜浸泡过久,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或者体温下降过度。

★盖

切忌任意涂抹外用药或牙膏等民间偏方。送医之前,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棉质布类,将伤口处盖好,并适当加以固定,避免伤口受外界的污染和刺激。

★送

按以上步骤处理好后,如果伤情严重,医院治疗

许研然医生提醒,大面积且严重的烫伤,最好医院抢救,因为此时冷水处理可能会加重患儿的全身反应;如果颜面、头颈部等特殊部位被烫伤,为防止休克等并发症的出现,可以适当给伤者喝些淡盐水,补充血容量。

结语:

烫伤皮肤整形,对普通家庭来说,是个不小的负担。如果因为经济原因,或者家长采用偏方治疗,导致患儿未能接受规范治疗,久而久之,孩子身上的疤痕便可能形成疤痕痉挛,甚至造成畸形。

为减少事故的发生,家长一定要做好监护人的本职工作,细心照看子女,注重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,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,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。

(文章图片皆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